长沙小米熊医院

孩子一直用肢体语言是什么情况?

2022-04-12T15:06:10
宝宝使用肢体语言有好有坏!
1、宝宝习惯用自己肢体语言表达的2种情况
①情况1:在3岁之前,孩子们会使用四肢和语言,这是一件好事!肢体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语言,0~3岁的婴儿,语言能力正处于黄金学习期。在这个阶段,婴儿可以通过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传达信息!这说明他们具有正常的学习和模仿能力。而学习和模仿能力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之一,所以这是一件好事!父母可以回忆起,在婴儿的生活场景中,婴儿遇到一个“陌生人”去拥抱,如果不情愿,他就会看着父母,用手向父母哭泣,从而表现出拒绝的态度。这是当婴儿用四肢和语言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的时候。所以在三岁之前,孩子们会用四肢和语言来表达,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!
② 第二种情况:3岁以后儿童常用肢体表情,一定要注意! 虽然,运用身体表达是孩子完善语言能力的前提,也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“技能”。 但是孩子3岁以后仍然使用身体表达而不是言语表达父母需要注意 为什么要注意? 原因如下:
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分水岭
0~3岁孩子有着对外界天然好奇心和感知能力,这促使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,以便在生活的磕磕碰碰中成长。一般情况下,3岁左右的孩子,在综合的成长环境的前提下(模仿、声音、触觉等条件),他们已经能够明确的用短句表达感受和需求!而非手势。而在3岁后,孩子依然常用肢体去表达,很大程度是因为语言发育不完善导致的!
小科普
语言系统发育发展不完善的原因:(分为器质性和非器质性)
器质性:如声音器官异常、轻度听力障碍、智力迟钝等。
非器质性:语言学习环境差、舌头灵活性发展不足、气息控制不够、口肌力量比较欠缺等。
(2)长期使用肢体语言,会减缓语言的发展
孩子们长时间使用肢体语言来达到需求,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可以动手,这样眼睛,就可以做事情,不再需要用语言了! 从而影响语言发展过程,减缓儿童语言发展的生长发育进程。 例如,如果父母对孩子“太有礼貌”,让他们远离“新事物”是影响他们语言发展的帮凶。
(3)言语进行结合肢体,才是佳表达生活方式
研究表明,身体表达与言语相结合是最好的表达,可以锻炼孩子的手和大脑的协调能力;并使孩子的需要更加清楚。父母也可以观察孩子的表情,身体和语言的使用,以判断孩子的手和大脑的协调能力。根据以上内容,结论是:3岁儿童常用的身体表达,是一件好事!3岁以后,过度使用肢体表情,必须注意!孩子是否有语言发育障碍,需要去医院